老人卖鬼

    【原文】 长洲有某老人者,入城赴役,天尚未明,途中见一羊。疑之曰:人家羊夜当收,粥者又无人领,此必鬼也。负之以行,不少置,羊哀鸣求释,老人不顾。天明视之,真羊也。犹牵之行至城中,戏言曰:人都怕见鬼,我今日乃拾得个鬼。可惜无用处,且将来卖几文钱使。遂诣肆卖之,得银五钱。晚归,复寻买羊人问之,其人云羊已失所在矣。老人以实告而反其银。

    【译文】 明朝时候长洲(大约在现在的苏州)有个老汉,天还没亮的时候就赶着进城做工,路上发现了一只羊。他觉得这羊如果是别人家放养晚上一定会收回去,如果是牵出来卖的不会没有人看着,因此就认定这羊是只鬼。老汉把羊扛在肩上继续赶路,走了一会儿功夫,那只鬼羊哀嚎着求老汉把自己放了,他并没有搭理。等到了天亮的时候,老汉再看那鬼羊,和真羊一模一样。他还牵着羊走到城里,开玩笑说:“人家都怕见到鬼,我今天居然捡到个鬼。可惜没有什么用处,暂且拿它来卖几文钱用。”于是老汉到市集把羊卖了,获利五钱银子。等到晚上干完活回去的时候,他又找羊买主问起那只羊,那人说羊已经莫名失踪了。老汉便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了那人还退还了银子。

    橙子1云:这是明朝祝子志怪中的一个故事,主人公某老汉生活并不富裕,好奇心特别强,不过可贵的是他很讲诚信(“卖鬼”都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),因此对现在的商家来说很有教育意义。

返回主页
Free Web Hosting